GH4118
GH4118 硬度百科
GH4118 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稱為硬度
GH4118 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一項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既可理解為是材料抵抗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或破壞的能力,也可表述為材料抵抗殘余變形和反破壞的能力。
GH4118 硬度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彈性、塑性、強度和韌性等力學性能的綜合指標。
GH4118 -------------------------------------------------------------
GH4118 硬度分為:
GH4118 ①劃痕硬度。主要用于比較不同礦物的軟硬程度,方法是選一根一端硬一端軟的棒,將被測材料沿棒劃過,根據出現劃痕的位置確定被測材料的軟硬
GH4118 ②壓入硬度。主要用于金屬材料,方法是用一定的載荷將規定的壓頭壓入被測材料,以材料表面局部塑性變形的大小比較被測材料的軟硬。
GH4118 ③回跳硬度。主要用于金屬材料,方法是使一特制的小錘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沖擊被測材料的試樣,并以試樣在沖擊過程中儲存(繼而釋放)應變能的多少(通過小錘的回跳高度測定)確定材料的硬度。
GH4118 -------------------------------------------------------------
GH4118 鋼貿常用硬度:
GH4118 ①布氏硬度以HB[N(kgf/mm2)]表示(HBS\HBW)(參照GB/T231-1984),生產中常用布氏硬度法測定經退火、正火和調質的鋼件,以及鑄鐵、有色金屬、低合金結構鋼等毛胚或半成品的硬度。
GH4118 ②洛氏硬度可分為HRA、HRB、HRC、HRD四種,它們的測量范圍和應用范圍也不同。一般生產中HRC用得zui多。壓痕較小,可測較薄的材料和硬的材料和成品件的硬度。
GH4118 ③維氏硬度以HV表示(參照GB/T4340-1999),測量極薄試樣。
GH4118 -------------------------------------------------------------
.........................................................................................
GH4118牌號: GH4118
C (%): ≤0.20
Cr (%): 14.0~16.0
Mo (%): 3.0~5.0
Ni (%): 余量
Co (%): 13.5~15.5
W (%): —
Al (%): 4.5~5.0
Nb (%): —
Ti (%): 3.5~4.5
B (%): 0.01~0.025
Fe (%): ≤0.1
Mn (%): —
(%): Zr≤0.15
.........................................................................................

威勵集團資料參考:
上海威勵提供資料參考:液壓設備的尺寸精度高和表面光潔度好的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無縫鋼管分熱軋和冷軋(撥)無縫鋼管兩類。冷軋(撥)無縫管除分一般鋼管、低中壓鍋爐鋼管、高壓鍋爐鋼管、合金鋼管、不銹鋼管、石油裂化管、其它鋼管外,還包括碳素薄壁鋼管、合金薄壁鋼管、不銹薄壁鋼管、異型鋼管。熱軋無縫管外徑一般大于32mm,壁厚2.5-75mm,冷拔無縫鋼管處徑可以到6mm,壁厚可到0.25mm,薄壁管外徑可到5mm,壁厚小于0.25mm,冷軋比熱軋尺寸精度高。熱軋無縫管分一般鋼管,低、中壓鍋爐鋼管,高壓鍋爐鋼管、合金鋼管、不銹鋼管、石油裂化管、地質鋼管和其它鋼管等。
無縫管線管主要用于井口附近輸送高壓油氣。硫化氫是石油和天然氣中具腐蝕作用的有害介質之一,在天然氣輸送過程中,硫化氫對輸送管線的應力腐蝕占很大比重。在濕硫化氫環境中使用時,能導致碳鋼內部出現氫鼓泡(HB)、氫致開裂(HIC)和應力導向的氫致開裂(SOHIC)。管材在含硫化氫等酸性環境中,因腐蝕產生的氫侵入鋼內而產生的裂紋成為氫致開裂(HIC)。
1試驗方法根據ISO3183標準,采用浸入法,在實驗室冶煉7爐1t鋼錠,經過鍛造、穿孔、頂管及張減制造成管,在鋼管上截取20mm×100mm×5mm板厚或管厚試樣,將其浸入按標準規定配置的溶液中,96h后取出并垂直軋向取截面,用金相法計算3個參量(裂紋長度率CLR、裂紋厚度率CTR、開裂敏感率CSR),以此來比較抗氫致裂紋(HIC)敏感性。
2影響HIC性能的因素2.1介質因素1)pH值。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在pH為1~6的范圍內,氫鼓泡的敏感性隨pH的增加而降低,當pH>6時,則不發生氫鼓泡[1]。
2)H2S濃度。硫化氫的濃度愈高,則氫鼓泡的敏感性愈大。
3)氯離子。在pH值為3.5~4.5的范圍內,Cl-的存在,使腐蝕速度增加,氫鼓泡的敏感性增加。
4)溫度。25℃時CLR大,氫鼓泡的敏感性大。低于25℃時,升溫使腐蝕反應及氫擴散速度加快,從而氫鼓泡的敏感性增加。而高于25℃以后,由于H2S濃度的下降,反而使氫鼓泡的敏感性下降。
5)時間。試驗采用96h作為對比,一般情況下隨試驗時間的增加,腐蝕程度趨向嚴重。
2.2材料因素化學成分的影響在實驗室冶煉了一輪根據不同級別設計的鋼種,具體成分見表1,并對其進行HIC浸泡試驗。從浸泡后的試樣表面觀察,B2、B6、B7的鼓泡面積明顯多于B9、B10,裂紋敏感性指標結果見表2。從表2可看出,B2、B6、B7的抗HIC性能明顯劣于B9、B10。表1中B2、B6、B7鋼種不含Cu、Ni,而B9、B10鋼種則含有Cu、Ni。由此可見,Cu、Ni的加入,使腐蝕產物在鋼的表面形成了保護膜,抑制了表面的腐蝕反應,從而降低氫的逸出,減少了氫從環境中進入鋼的基體,降低氫鼓泡敏感性,增加了抗HIC的性能,這與Oriani的研究結果[2]非常吻合,而且Oriani還指出只有加入0.2%的Ni及大于0.2%的Cu才能產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