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3220
H03220 鋼材的質量及性能是根據需要而確定的,不同的需要要有不同的化學成分含量:
H03220 ( 1 )碳;含碳量越高,剛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韌性就越差.
H03220 ( 2 )硫;是鋼中的有害雜物,含硫較高的鋼在高溫進行壓力加工時,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熱脆性.
H03220 ( 3 )磷;能使鋼的可塑性及韌性明顯下降,特別的在低溫下更為嚴重,這種現象叫作冷脆性.在優質鋼中,硫和磷要嚴格控制.但從另方面看,在低碳鋼中含有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斷,對改善鋼的可切削性是有利的.
H03220 ( 4 )錳;能提高鋼的強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響,并能提高鋼的淬透性,含錳量很高的高合金鋼(高錳鋼)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H03220 ( 5 )硅;它可以提高鋼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韌性下降,電工用的鋼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軟磁性能.
H03220 ( 6 )鎢;能提高鋼的紅硬性和熱強性,并能提高鋼的耐磨性.
H03220 ( 7 )鉻;能提高鋼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鋼的抗腐蝕能力和抗yang化作用.
H03220 ( 8 )釩;能細化鋼的晶粒組織,提高鋼的強度,韌性和耐磨性.當它在高溫熔入奧氏體時,可增加鋼的淬透性;反之,當它在碳化物形態存在時,就會降低它的淬透性.
H03220 ( 9 )鉬;可明顯的提高鋼的淬透性和熱強性,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嬌頑力.
H03220 ( 10 )鈦;能細化鋼的晶粒組織,從而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在中,鈦能消除或減輕鋼的晶間腐蝕現象.
H03220 ( 11 )鎳;能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提高淬透性.含量高時,可顯著改變鋼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提高鋼的抗腐蝕能力.
H03220 ( 12 )硼;當鋼中含有微量的( 0.001 - 0.005 %)硼時,鋼的淬透性可以成倍的提高.
H03220 ( 13 )鋁;能細化鋼的晶粒組織,阻抑低碳鋼的時效.提高鋼在低溫下的韌性,還能提高鋼的抗yang化性,提高鋼的耐磨性和pi勞強度等.
H03220 ( 14 )銅;它的突出作用是改善普通低合金鋼的抗大氣腐蝕性能,特別是和磷配合使用時更為明顯.
.........................................................................................
H03220H03220(NS322)耐蝕合金
NS322化學成分
C Cr Ni Fe Mo Co P S Si Mn
≤0.02 ≤1.0 余量 ≤2.0 26.0~30.0 ≤1.0 ≤0.04 ≤0.02 ≤1.0 ≤1.0
NS322產品NS322標準NS322性能
產品種類 標準 交貨狀態 力學性能
試樣狀態 Rm/MPa Rp0.2/MPa A/%
技術條件 品種規格
≥
熱軋棒材 GB/T15008 GB/T702 熱軋(鍛)或固溶 固溶 760 350 40
鍛制棒材 GB/T908
熱軋板材(>4mm) GB/T15009 GB/T709 固溶+酸洗 固溶 760 350 40
冷軋薄板(0.8mm~4mm) GB/T15010 GB/T708 固溶+酸洗 固溶 760 350 40
冷軋帶材 GB/T15012 冷軋+冷軋退火或固溶 退火 760 350 40
NS322主要特性NS322用途舉例
耐強還原性介質腐蝕,改善抗晶間腐蝕性能,
在鹽酸及中等濃度硫酸環境(特別是高溫下)工作的裝置等。
.........................................................................................
H03220
H03220 下面我們來分析下材質硬度與密度:
H03220 奧氏體型--板材密度布氏硬度(HB)應用范圍較廣,供貨狀態常用,Cu、l也可用
H03220 馬氏體型--棒材密度洛氏硬度(HRC)適用于表征高硬度材料
H03220 鐵素體型--管材密度維氏硬度(HV)適用于顯微分析
H03220 雙相型 --線材密度里氏硬度(HL)手提式,測量方便,但對樣品厚度有要求。
H03220 沉淀硬化--帶材密度肖氏硬度(HS)是淬火鋼的硬度測定法

.........................................................................................
威勵集團資料參考:
熱處理淬火油選擇原則與方法
1.熱處理冷卻曲線
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其中加熱是為了讓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保溫是完全奧氏體化,冷卻方法因工藝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卻速度,因冷卻速度不同而分別轉變為珠光體、貝氏體、馬氏體或混合組織。通常淬火時希望得到馬氏體,淬火之后進行回火時根據回火溫度的不同分別得到回火馬氏體(低溫)、托氏體(屈氏體,中溫)、索氏體(高溫)。共析鋼等溫轉變曲線如圖1所示,基本反映了共析鋼在不同溫度下轉變需要的孕育時間和轉變完成時間及其轉變產物。
實際熱處理生產中除分級等溫淬火工藝外連續冷卻的情況為多。淬火需要得到馬氏體組織速度必須大于臨界冷卻速度,零件表面冷卻速度一般大于心部冷卻速度。淬火油的選擇原則之一:淬火既想得到馬氏體,冷卻速度必須大于臨界冷卻速度,又要考慮減少變形,防止裂紋,冷卻速度必須適中,不可過大。如圖2所示。
2.理想淬火方法
根據鋼冷卻轉變規律,希望在臨界區域溫度時冷卻速度大,盡快通過C曲線的鼻子區域,以免轉變成珠光體或貝氏體組織,在馬氏體轉變開始的危險區域,冷卻速度必須慢下來以減少組織轉變產生組織應力引起的變形甚至裂紋。雙液淬火先在水中淬火然后轉到油中冷卻的道理即是如此。單液淬火即要求冷卻介質具備這樣的冷卻特性:臨界區域溫度時冷卻速度快,危險區域溫度時冷卻速度要慢下來。淬火油的選擇原則之二:高溫時快冷低溫時慢冷,兼顧硬度與變形的要求。如圖3所示。
3.淬火油冷卻曲線
熱處理淬火油需要具備上述冷卻性能,在臨界區域溫度零件冷卻速度快,在危險區域溫度零件冷卻速度要慢下來。圖4為好富頓MT355淬火油在不同油溫下的冷卻特性曲線,顯示了試樣冷卻時間,冷卻速度與溫度的關系,表示淬火油在不同溫度時的冷卻能力。
如何應對氮化工藝滲氮層硬度偏低?
概述
軟氮化學名“氮碳共滲”,實質是以滲氮為主的低溫氮碳共滲,鋼的氮原子滲入的同時,還有少量的碳原子滲入,其處理結果與一般氣體氮化相比,滲層硬度較氮化低,脆性較小,故稱為軟氮化。作為一種工件表面熱處理工藝手法,能提高工件的耐磨、耐疲勞、耐蝕及耐高溫的特性,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工藝不正確或操作不當,往往造成出現滲氮硬度低、硬度不均勻,表面有氧化色等缺陷,影響了工件的使用周期,因此分析原因、探討方法、調整工藝,顯得十分重要。
滲氮層硬度偏低原因
滲氮層硬度偏低會降低工件的耐磨性能,減少工件的使用周期。分析原因我們會發現:
(1)滲氮模具表層含氮量低。這是由于滲氮時爐溫偏高或者在滲氮第一階段的氨分解率過高,即爐內氮氣氛過低。
(2)模具預先熱處理后基體硬度太低。
(3)滲氮爐密封不良、漏氣或新的滲氮罐。